探訪北太平莊街道管控區:“擺渡人”打通物資配送最後一百米
5月14日上午,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天兆家園社區,路口處已設置硬質隔離,管控區內秩序井然,管控區外快遞外賣配送不停。
因出現多例陽性病例,從5月12日6時至5月19日6時,北太平莊街道部分區域實行臨時管控。管控區內的居民慢了下來,但疫情防控與民生保障按下了“加速鍵”。
買菜
掃碼下單每天兩個時段集中配送
天兆家園社區位於西直門北大街西側,有2800多人,面積大,裡面還有一處商區。
民以食為天,管控後居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吃飯。為保障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採購不受影響,北太平莊街道連夜與物美超市、超市發等單位聯繫,逐一落實與管控社區對接的超市門店,要求備足貨品、保證運力,確保一天至少兩個時段集中配送。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天兆家園社區各個單元門門口都張貼有物美和超市發的購物二維碼,掃碼下載APP即可手機下單購買生活必需品。社區還通過公眾號、微信群等線上渠道開展宣傳,並分享簡單實用的手機下單操作流程視頻,讓之前不會網上訂購的居民也能實現“碼”上下單。
就醫
專人確保醫療保障“不打烊”
“病瞧上了!謝謝!”家住天兆家園小區9號樓的韓奶奶讓女兒代為轉達她的感激之情。
韓奶奶今年71歲,因為膽囊炎,腹部正中間和右側疼得厲害,管控第一天,外出就醫難題擺在了面前。
“當時我和家人到處聯繫,都沒有合適的醫院接收,幸好‘小燕子’幫我通過街道聯繫到了海淀醫院,還為我安排了床位。”韓奶奶口中的“小燕子”是天兆家園社區社工王燕,她也是這次臨時管控的“就醫工作專人”之一。
面對此次疫情管控區域範圍大、高齡老人多等問題,北太平莊街道第一時間成立了管控區醫療保障小隊,擬定就醫購藥工作流程,每日摸排重點對象並更新信息臺賬。
據瞭解,管控區17個社區都建立了由專業醫生、街道負責人以及管控小區“就醫工作專人”組成的就醫聯絡群,“線上+線下”全方位提供保障,高效、規範、及時滿足管控區居民醫療需求。
服務
他們當起最後一百米的“擺渡人”
“我們社區最大的難點在於‘最後一百米’。”天兆家園社區黨委書記石淼介紹,“從西直門北大街西側開始就被划進了管控區,但從路口還需沿著西兆路走一段距離才能到小區大門,部分快遞、外賣配送員還是存在‘彈窗’顧慮。”
“快遞和外賣送到管控區門口,接下來的交給我們!”社區志願者路紅英集中將快遞和外賣拉至小區門口貨架處,短短半小時,她已經來回“轉運”了五趟。
“保供單位的物資直通車憑藉工作證和保障證雙證能直達小區門口卸貨,而居民在其他平臺下單的快遞、外賣,就由物業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一起負責最後一百米的‘擺渡’。”石淼說。
“我家就在後面這棟樓,我是北太人,保護好‘大家’,就是守護好‘小家’。”劉徵也是志願者隊伍的一員,“五一”期間她就作為市委黨校的下沉幹部放棄休假,投入到社區的疫情排查、秩序引導、登記掃碼工作中。疫情發生後,她居家辦公工外的時間大多用在了志願服務上,挨家挨戶為居家隔離人員配送生活必需品。
在管控區,像劉徵一樣的市區馳援幹部、“雙聯繫”下沉幹部214人,他們同地區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和各方社會力量一起,化身“引導員”“宣傳員”和“保障員”,用守望相助匯聚抗疫“暖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