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差酒”遍地,除了白雲邊,還有能撐得起鄂酒門面的白酒嗎?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湖北白雲邊,近些年名氣銷量猛漲,一年狂賣50億,把一眾鄂酒遠遠甩在身後,霸佔湖北酒王位置已逾7年,以至於如今誰提起湖北白酒,想到的第一個便是它。
上到商務宴請,下到夜市小攤,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湖北白酒一哥、本地硬通貨、鄂酒扛把子,這些名頭牢牢焊在了它的身上。
但其實,湖北作為我國唯一一個能與貴州、四川齊名的盛產白酒的釀酒聖地,如今“出圈兒”的白酒,卻只有一款白雲邊。
這種奇怪的現象讓人疑惑,湖北遍地“差酒”嗎?除了白雲邊,就沒有其他能撐起鄂酒門面,拿得出手的白酒了嗎?
其實不是!
幾十年前,湖北還不是如今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尚有幾款好酒,只是在如今“廣告為王”的天下里,那些“不善言辭”的品牌,便逐漸落了下乘。
還有幾款酒,因“利益燻心”做起了酒精酒,生生把好名聲蹉跎沒了。今天咱就來看一看,那些曾經在湖北叱吒風雲的白酒,也看看它們在未來是否還能與白雲邊一起同振鄂酒雄風。
昔日的華中酒王
枝江大麴是湖北歷史非常悠久的一款老名酒。早在1984年就被評為湖北名酒,在枝江大麴名氣巔峰時期,堪比茅五。
價格也很親民,大小超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銷量十分可觀。在2009年,年銷量空前絕後的高,達到42億!
後來它被維維股份收購後,市場份額不斷龜縮,品控越做越差勁,還出了許多酒精酒,現在已經只能稱為配製酒了。
不過近兩年它也逐漸意識到了問題,開始拾起初心,做了純糧酒,如果它能一直堅守本心,想必如今的鄂酒市場還會是它的天下吧。
湖北第一高
石花霸王醉是鄂西北唯一一家百年老店。前身始創於1870年。1980年石花大麴、石花特曲分別獲得全省第一和第二名,1985年再次雙雙問鼎湖北清香型白酒第一名。
雖然如今的它看起來名聲不顯,但在它的巔峰時期,石花大麴在全國都是家喻戶曉,而且遠銷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還在白酒界有著“北有杏花村,南有石花醉”的盛名。
但如今的它,為何名聲不顯了呢?並非是酒質問題。而是因為“太高”。
第一價格高,低了300左右,高了大幾千,堪比一線名酒的價格,的確不是誰都承受得起;第二度數高,高達70度,也讓許多酒友對它望而卻步。
含著金湯匙出生
黃山頭酒在1913年,成立藕池鎮,該鎮位於神秘的北緯29°。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都誕生在這個維度上,而且讓它走上巔峰的黃山大麴是白酒界泰斗周恆剛老先生的“小兒子”。
首次輝煌是1997年它成為北京國際質量大會專用酒,之後名氣與銷量日益暴增。不過在1997年之後它有十年之久的沉寂。
直到2007年被凱樂科技收購後,才短暫地迎來了第二次輝煌。後來卻因供不應求,以次充好,致使口碑和銷量迅速崩壞,後來又再次易主。
雖然它是否能重回巔峰,依舊是個未知數,但對於湖北的老酒友來講,肯定還是想要看到記憶中的黃山頭酒再次回來的。
除了上面這3款,黃鶴樓、稻花香也都是曾經在湖北獨霸一方的存在,黃鶴樓更是曾與汾酒平分天下的存在,輝煌之際清香酒中還有著“南樓北汾”的盛名,但後來皆因種種原因沒落。
可以看得出來,湖北並不是沒有好酒,更不是隻有白雲邊一款“門面”,只是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和白雲邊一樣明晰的發展規劃,導致如今酒友提到湖北白酒,就只能想到白雲邊。
希望它們能好好做酒,重新成為鄂酒門面,不過如今它們的市場份額還不夠格,湖北年輕酒友對它們也不太瞭解。
其實在我國其他省市,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像川貴二地,名酒輩出,白酒消耗也都名列前茅,想要出人頭地,更是難上加難。
有因酒質差不被肯定的,也有酒質好,卻因名酒眾多無法出頭的,就像貴州木臺厚道酒;即便是大酒廠,也有不得出頭的單品,四川瀘州老窖六年窖頭曲便是其一。
木臺厚道酒
它是貴州茅臺鎮的一款醬酒新貴。起初是隻做當地的小眾醬酒品牌。不過後來因酒質出眾,性價比高,逐漸被人所知,如今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
它是用紅纓子高粱為原料,大麴坤沙法釀造,勾調師還是國家級評酒師馮小寧老師(茅臺八仙之一),馮老師曾在茅臺酒廠跟隨茅臺老廠長李興發學藝三十餘年,深得李老真傳。
3年基酒小批量勾調,5年窖藏方成此酒。酒液透亮,醬香濃而不烈,酒線細長,綿延不斷,入口醇厚幽雅,不悶不衝,不管是想轉香型,還是初嘗醬酒,它都可以作為備選之一。
瀘州老窖六年窖頭曲
它是瀘州老窖旗下一款主打中低端市場的嫡系單品。在全國擁有高知名度,口碑也很不錯。從入市到現在已有幾十年時間,在口糧酒市場依舊堅挺。
酒體飽滿,窖香濃郁,令人著迷,口感醇甜甘冽,回味乾淨無雜,整體通透感很不錯,自飲不心疼,送人還體面,是許多四川老酒友的酒桌常客。
大家還知道湖北有哪些好喝的白酒嗎?如今都怎麼樣了呢?